考研变难的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考研的选拔性质
考研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与英语四六级不同,考研需要考生达到一定的分数才能被录取。这种选拔性质意味着即使考生的整体水平在提高,如果没有进入招生计划,也无法成功。这种“内卷化”现象使得考研竞争愈发激烈。
留学党参加考研
由于疫情的影响,留学热度有所降低,很多原本打算出国的同学选择在国内读研,这导致国内考研的竞争比往年更加激烈。
二战和三战学生增多
近年来,二战和三战考研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学生通常备考时间和经验更加充足,对择校和考试的把控也更为精准,这使得他们在考研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因此,每年能成功上岸的人数相对减少,使得考研难度增加。
扩招速度与报考人数不匹配
虽然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计划有所增加,但扩招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报考人数的增加。例如,2016年至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每年都有大幅增长,而扩招规模通常仅控制在一几万人,这种供需不平衡导致统考录取难度加大。
推免人数增加
研究生招生中,推免(推荐免试)比例逐年上升,有些高校的推免比例甚至超过统考招生比例。这意味着更多优秀学生通过推免进入研究生阶段,增加了统考生的竞争压力。
二战和三战学生增多
近年来,二战和三战考研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学生通常备考时间和经验更加充足,对择校和考试的把控也更为精准,这使得他们在考研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因此,每年能成功上岸的人数相对减少,使得考研难度增加。
部分学校的不正规操作
部分学校在考研过程中存在不正规操作,如疯狂压分、不保护一志愿、收高分调剂、歧视本科、复试刷人比例过高等,这些因素也增加了考研的难度。
综上所述,考研变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选拔性质、留学党回流、二战和三战学生增多、扩招速度与报考人数不匹配、推免人数增加以及一些学校的不正规操作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考研竞争愈发激烈,难度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