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考研大题的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建议:
审题明辨
仔细审题,抓住考点。通过细读题目和材料,找出隐藏在其中的考点。有时一个材料涉及多个考点,跨度较大,需要全面考虑。建议向监考老师要草纸,将可能相关的概念和原理罗列在草稿纸上,扩展思维。
解释概念和原理
对于每个概念和原理进行详细解释,确保逻辑清晰,语言规范。在做分析题时,所有问题答题前必干的一件事是把题目涉及的原理和概念答清楚。
联系实际,阐释考点
考点不能仅仅列出,还需展开分析。根据题目内容联系实际现象,给出评价或指出问题。若有材料,用政治术语复述材料问题。这部分不宜过长,简洁明了即可。
段落清晰,逻辑有序
不同考点和总结部分最好分段,标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综上所述”等词语,保持段落逻辑清晰。避免长篇大论,段首缩进两字,左右对齐。
高度概括,画龙点睛
完成所有考点后,最好加上总结性话语,简单总结答题内容。这部分能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总结要简练,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分点作答
可以用1、2、3等分点标号,使答案层次清楚。分点作答有助于突出答案的层次,避免混在一起。
字数问题和版面设计
答题没有明确规定每题的字数,但字数多少会影响分数。一般一问的下限为4-5句话。字数要适中,不要写得过多或过少。版面设计要整洁美观,重点突出。
书写问题
字迹清晰、整洁、易于识别即可,不需要过于美观。一行字的排列要整齐,避免写歪影响卷面。
示例
审题
题目要求分析“破”与“立”的对立统一关系,并结合实际说明其重要性。
解释概念和原理
“破”指突破陈规,有辩证的否定精神,敢于破除已经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
“立”指紧跟时代步伐,秉承科学的创新精神,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联系实际,阐释考点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破”与“立”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只有立得住,才能破得好;只有彻底破,才能为更好立创造条件。例如,在科技领域,只有不断突破旧的技术体系,才能建立新的科技创新体系。
段落清晰,逻辑有序
首先,解释“破”与“立”的含义及其对立统一关系。
其次,通过具体实例说明“破”与“立”在现实中的体现。
最后,总结“破”与“立”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高度概括,画龙点睛
“破”与“立”是事物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敢于突破旧有框架,又要积极建立新的体系,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政治考研大题的答题质量和得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