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院校科普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研高校选择
三本(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最容易成功。
三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最难成功。
一本二跨(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最为理想。
二本一跨(本地、本专业、跨学校):最能成功。
二本一跨(本地、本学校、跨专业):最好成功。
院校及专业选择考虑因素
该院校是否为985或211高校。
该专业在全国的排名情况。
近五年该专业的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及录取率。
近三年该校本专业指定参考书变化情况。
近四年该校本专业专业课真题是否有售。
近六年该校本专业是否开办考前辅导班。
近五年该校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就业情况。
自身是否能在该专业找到一位相当的硬关系。
考研科目
共四门: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
公共课包括政治(马原24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和英语(完型10分,阅读A 40分,阅读B 40分)。
基础课为数学或专业基础。
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
试卷结构
政治试卷结构:马原24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
英语试卷结构:完型10分,阅读A 40分,阅读B(即新题型)40分。
研究生类型
学术型硕士(学硕):侧重于学术方面的培养,主要进行理论研究。
专业学位硕士(专硕):侧重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
培养方式
全日制研究生:学生全脱产在校学习,享受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
非全日制研究生:学生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一般不享受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
定向与非定向研究生
非定向研究生:应届学生或无固定工作单位的考生,毕业后自由择业。
定向研究生:国家计划内定向培养,考生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培养费用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
特殊研究生类型
MBA(工商管理硕士):培养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参加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含数学、逻辑、写作)和英语二。
安全工程研究生教育
专业概况:安全工程是安全科学与工程的下属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安全理论基础、熟练的安全工程技术和良好的安全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
热门院校: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这些科普知识可以帮助考研学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提高考研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