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命题套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中央最新文件报告原话设题:
这是命题者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引用中央文件或报告中的原话来设置题目,考察考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和理解。
借助概念间的差异与联系设题:
命题者会利用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来设计题目,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辨析能力。
利用考生的先验观念、思维定式设题:
根据考生的常见思维模式和先验观念来设计题目,有时这些题目会利用考生的惯性思维,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利用社会热点话题设题:
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话题来设计题目,考察考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利用不同观点的争论设题:
通过展示不同观点的争论来设计题目,考察考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借助哲学家名言引出问题:
引用哲学家的名言来引出题目,考察考生对哲学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借助经典寓言故事来设题:
使用经典寓言故事作为题目的背景或素材,考察考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模拟现实生活情境设题:
设计题目时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漫画、图表借题发挥设题:
通过漫画或图表来设置题目,考察考生的观察力和解读能力。
借助一材多用巧妙设题:
利用一个材料设计多个题目,考察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题技巧。
此外,还有一些具体的命题规律和技巧:
原句重复出现,200%错:
正确的选项通常是对原文的改写,而不是直接重复原文。
文章是按顺序出题的:
如果考生感觉题目顺序与原文不符,很可能是做错了。
选项中意思完全相反的2个选项,其中之一是对的:
考生需要注意这种矛盾选项的设置。
some people,表作者不认同的观点;few people,表作者的观点:
这种表述方式可以帮助考生判断作者的观点。
用文章里举例的句子来作为选项,直接排除:
这种选项通常可以直接排除。
某某人说的话,或者是带引号的,一定要高度重视:
尤其是段落后半部分,可能是题眼。
文章基本以5段为主(也有6段、7段的),要把握每段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一段一个题。
每段的第一句很重要,尤其是总分结构的段:
有时第一句话就是题眼。
若文章首段以why为开头的,这里若设题的话,选项里有because的,往往就是正确选项:
这种类型的题较少见。
有时候每段的第一句话,仅仅是一个表述,而在第2或3句以后,会出现对比或者转折:
转折后面通常是作者的态度,关键词要找出来。
在应该出现答案的地方,没有答案:
答案可能会在下一段的开头部分。
这些命题套路和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研的出题规律,从而提高备考效率和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