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学校分析打分通常涉及多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有其特定的评分标准和分值。以下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分框架,可以根据不同院校和专业的特点进行调整:
兴趣程度 (25分)非常喜欢(100分)
较喜欢(75分)
可接受(50分)
无感(25分)
不喜欢(0分)
学习基础
(50分)
本科院校(25分)
985院校 / 双一流院校(100分)
211院校(75分)
双非一本(50分)
二本及以下(25分)
知识水平(25分)
班级排名在前10%(100分)
班级排名在前20%(75分)
班级排名在前30%(50分)
班级排名在前40%(25分)
班级排名在前50%(0分)
专业发展(50分)
学位点设置(25分)
有博士点(100分)
无博士点但学硕专硕齐全(75分)
专硕学硕缺其一(50分)
研究体系(25分)
完整研究体系(100分)
不完整但具备一定研究能力(75分)
研究体系不健全(50分)
毕业就业意愿(25分)
一定会在目标院校所在城市就业(100分)
大概率会(75分)
可能会(50分)
不太可能会(25分)
不会(0分)
院校层次(25分)
985院校 / 双一流院校(100分)
211院校(75分)
双非一本(50分)
二本及以下(25分)
专业实力(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25分)
A+(100分)
A(90分)
A-(80分)
B+(70分)
B(60分)
B-(50分)
C+(40分)
C(30分)
C-(20分)
未上榜(参考同类型院校给分)
所在城市(10分)
经济发达城市(10分)
经济中等城市(7分)
经济欠发达城市(5分)
建议
全面了解: 在评分时,应综合考虑各个维度的分值,全面了解目标院校的优势和劣势。 客观评估
重点突出:根据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突出重点,如专业实力、就业意愿等。
这个评分框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评分过程公平、客观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