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舞蹈作品的小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抒情性舞蹈
也被称为“情绪舞”,其主要特征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来直接抒发舞者的思想情感,表达舞蹈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抒情性舞蹈可以是直抒胸臆或以物寄情,并且往往带有舞者的个性特征,同时概括了时代和人们普遍的情感特色,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抒情性舞蹈按其形式可以分为抒情性群舞和抒情性小品。
舞蹈题材
舞蹈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所反映和表现的生活内容材料。舞蹈作者从广泛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可以用舞蹈艺术形式表现的生活内容材料,并经过提炼、概括和加工,形成舞蹈作品的题材。舞蹈题材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舞蹈题材指作品所反映的生活范围或生活类型,狭义的舞蹈题材指作品中所反映的具体生活现象。
舞蹈语言
舞蹈语言是经过艺术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语言,是舞蹈、舞剧的主要表现手段。舞蹈语言是运用一定的舞蹈语汇,由一系列的舞蹈动作组合而成。只有那些能传情达意的舞蹈组合、具有某种抽象美感的舞蹈组合以及表现某种技巧的动作组合才能称之为舞蹈语言。
艺术美
艺术美是艺术作品具备的审美属性,与生活美并列,是人类审美的主要对象。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与生活美丑特性在优美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正确的审美意识对生活美丑的正确反映,表现在优美的艺术形象的形式中。艺术美比生活美更集中、更强烈、更具普遍性,生活丑经过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评价和典型概括,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
艺术舞蹈
艺术舞蹈是舞蹈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经过分析、集中、概括所创造出的主题思想鲜明、艺术形式完整、具有较高技艺水平、塑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由舞蹈演员表演并供人审美欣赏的舞蹈。根据舞蹈作品的性质和特点,一般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和戏剧性舞蹈三大类。
舞蹈内容
舞蹈内容是舞蹈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生活及作者对其审美的评价。构成舞蹈作品内容的要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
舞蹈环境
舞蹈环境是指舞蹈作品中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是人物所生活的、形成其性格并驱使其行动的外部条件。舞蹈环境一般是通过舞蹈语言、舞蹈音乐以及舞台美术等艺术表现手段揭示出来的。
中国舞蹈作品鉴赏与分析
要求考生熟练地掌握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舞种风格与审美类型,熟悉和了解一定数量的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并对其创作背景、创作特点、主题、形象、结构、语言等要素进行理论分析与文字阐述。
这些小知识可以帮助考研学生在准备舞蹈类艺术科目时,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舞蹈作品,从而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