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的“大物”通常指的是 大学物理,而“普物”则指的是 普通物理。两者都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学习内容、难度和学习目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知识深度和广度
普物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泛,注重对物理学基础概念和原理的介绍,相对较为浅显。
大物则更加深入地探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注重对物理规律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涵盖了更丰富的知识点和更深入的讨论。
难度和要求
大物相对于普物来说难度更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同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普物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其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而大物的学习则更加注重对实际应用和科学研究领域的探讨,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学习内容
普物包括力、热、光、电、原,再加上一些近代物理的发展过程。普通物理与高中物理的研究对象没有区别,只不过是用微积分语言对高中所掌握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并且做适当延伸,总体上是更定量,更框架的数学语言。
大物则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量子力学等部分,难度排名为电磁学大于量子力学大于光学大于热学大于经典力学,整体质量大物2比大物1难。
建议:
如果你已经具备了扎实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并且对物理学的深入研究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大物可能会更有挑战性,但也会更有收获。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物理基础相对薄弱,或者希望在物理学领域有一个更扎实的基础,那么学习普物可能更为合适。
总的来说,大物和普物各有其难点,具体哪个更难取决于个人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以及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