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被称为“围城”,是因为 它代表了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具体来说,考研被视为城外的人想要挤破头进入的地方,因为研究生学历通常意味着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社会地位。然而,对于已经在城内的人来说,他们却想要逃离研究生生活的种种烦愁,比如上课无趣、实验困难、论文写作压力、与导师和同学的关系处理等。
这种矛盾心理的形成,源于人们对考研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城外的人看到的是考研带来的光鲜亮丽的一面,而忽视了其中的艰辛和压力。城内的人则亲身体验到了研究生生活的枯燥和压力,想要摆脱这种生活状态。
此外,“围城”这个比喻也揭示了人生的普遍困境:人们总是向往那些看似轻松自在的生活,但实际上,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会有各自的烦恼和挑战。《围城》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经历,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这种矛盾心理和生活困境,而考研只是这种困境的一个缩影。
因此,考研被称为“围城”,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人们对更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以及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矛盾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