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硕
会计专硕是跨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因为它的考试科目只有两门全国统考,内容简单且容易。此外,会计专硕的就业前景广阔,无论是在企业还是政府机关,都有需求。
新传硕士
新闻与传播学是近年来跨考比较热门的专业,就业率比较高,为93.8%,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30名,高于平均就业率91.5%。
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是最纯粹的跨考专业之一,不要求本科法学专业毕业生报考。该专业不考数学,考研难度相对较低,容易上岸。
金融学硕士
金融学是理工科报考热门专业,跨考金融学的考生中,有理工科背景的考生高达八成。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
管理类专业
包括MBA/MPA/MEM/MPACC等,这些专业统考初试只考2门:英语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科目少,容易备考,但题型复杂不能大意。
教育学门类
跨考生考教育学专业的也很多,现在教育专业有一定的竞争力,专业课考试科目是教育类知识的纯背诵,基本跨考不限制专业。
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哲学专业一般都是学硕,比专硕竞争小,纯文科知识背诵,马理论专业并不多,学硕和专硕都有,非全马理论较少,也是纯文科背诵知识,喜欢文学类的可冲这些专业,就业前景也广。
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跨考没有专业限制,不考数学,专业课难度低也属于纯文科,目前开设专业的学校较少,发展起步,是可以冲的专业。
医学信息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交叉学科专业医学信息学,近年来招生人数仅为2-3人,24考研初试最高分达388,相较于该学校其他传统学科,复试分数较高。
互联网经济学
中央财经大学的交叉学科互联网经济学,每年招生人数在2-6人不等,24考研初试最低分366分,最高分可达395分,但相较于该校其他热门学科并非一个无法突破的尝试。
储能科学与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的交叉学科储能科学与工程在开设三年内却始终处于“招不满”的状态,在24考研中,其复试最低分达到了277分,选择这样一所高性价比的电力类211院校,何尝不是一种机会呢。
这些专业在跨考研中相对容易考取,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专业相对容易考,但竞争依然激烈,建议考生认真准备,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进行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