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
2025年新增的金融、知识产权、材料与化工、工业工程与管理四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的预报名人数未达到计划招生人数。
安徽工业大学:
截至10月17日,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包括材料、化学、环境、生物等,以及一些热门专业但一志愿招生人数较少的专业,如经济类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计算机技术专硕等。
华侨大学:
截至10月20日,已缴费的各专业报考人数比上年度总报考数减少千余人。
深圳大学:
截至10月21日,个别专业报考热度不高,仍有较大机会上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尽管是985和211高校,但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报考人数相对较少,每年都有不少调剂缺额。
东北财经大学:
作为财经院校中的带头大哥,实力强劲,但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报考人数没有央财、上财等院校多。
辽宁大学:
未具体提及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但作为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可能有一些专业报考人数较少。
沈阳药科大学:
截至2024年,报考人数已突破3100人,但药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相关专业报考热度较高。
安徽医科大学:
截至10月24日下午3点,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包括应用统计、国际中文教育、新闻与传播、机械工程等专业。
陕西理工大学:
应用统计、国际中文教育、新闻与传播、机械工程等专业报考人数在10人以下,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的报考人数不超过5人。
这些学校和专业在考研时可能竞争较小,有更大的机会上岸。建议考生在选择报考学校时,可以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实力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