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跨学校之所以难,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资源获取难度较大
跨校考研的学生无法像本校生一样方便地获取到导师的详细课程辅导、模拟试题以及专业课的详细信息。
本校生由于熟悉学校环境和资源,更容易获取到相关的学习材料和考试信息,而跨校生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搜集这些资料。
专业课考试难度高
跨校考研的专业课通常由报考学校自己命题,这意味着跨校生需要重新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点,难以把握重点和难点。
由于没有接受过本科阶段的学习,跨校生在专业课的考试中往往处于劣势,难以与本专业学生竞争。
竞争压力较大
跨校考研意味着要面对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考生,竞争压力相对较大。
不同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学术流派也可能不同,这要求跨校生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复试难度增加
复试时,导师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本校学生,跨校生需要提前与导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才可能获得录取机会。
即使跨校生过了初试,复试中也可能因为缺乏本校背景和导师支持而处于不利地位。
信息不对称
跨校生对于报考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术科研重点了解不足,难以做出针对性的准备。
缺乏有效的人脉资源,使得跨校生在获取报考学校的信息时面临困难。
综上所述,跨学校考研的难度主要体现在资源获取、专业课考试、竞争压力、复试难度以及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然而,尽管存在这些困难,每年仍有大量跨校考研的学生成功考取研究生,这充分证明了只要准备充分、努力备考,跨校考研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