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地理综合的题目类型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名词解释
地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例如特征经流、生态基流、气候系统、尺度转换、空间分析等。
简答题
对地理现象或概念进行简要阐述,如利用地貌形成循环理论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解释辐射干燥指数和水热对比关系,讨论社会距离的度量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等。
论述题
对地理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例如探讨“秦岭和合南北”的涵义及其科学性,实地考察山地地区的农业分布与种植的垂直地带分布规律,论述克里金插值的原理和优点等。
描述和阐释事物
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等)、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等)、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等)、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等)、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等)、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等)、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等)、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工业生产特征(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
地理成因问题
分析自然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如地形成因分析、气候类型成因、气温成因、降水成因、河流相关成因、湖泊、沼泽成因、洋流成因、海水盐度成因、土壤成因等。
自然灾害类
包括天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气候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等。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类
包括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等问题。
评价问题
对某一地理现象或人类活动进行评价,如评价其条件、作用、意义、影响等。
这些题目类型涵盖了地理学的主要领域,旨在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建议学生在备考时,系统复习相关知识点,并关注历年真题,了解不同题型的出题规律和考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