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中常见的违规行为包括:
暗示与导师的关系:
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与导师的关系密切,可能会无意中透露出来,这反而可能成为劣势。
过度吹捧导师:
对导师的过度吹捧可能会让导师感到反感。
学术走极端:
过分强调某一理论或观点,尤其是与面试导师的观点相悖时,可能会引起面试导师的反感。
用力过猛:
过于自信,举止不自然,可能会适得其反。
不懂装懂:
在回答问题时,如果不会,应诚恳地表示不知道,而不是毫无逻辑地背诵专业名词。
复试资料不全或不合格:
包括资格审查不合格、材料造假或不符合要求、居民身份证、准考证、毕业证的照片与本人不相符等。
忘记复试缴费:
未在规定时间内缴费,会被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硬件不符合要求:
线上复试需要双机位,未保证双机位或硬件设备不符合要求。
网络信号中断:
未提前测试网络,导致复试过程中因网络问题联系不上。
复试过程中电话或视频接入:
线上复试禁止电话和视频接入。
复试过程中录音、录像或泄露消息:
禁止录音、录像和录屏,禁止泄露复试内容。
讨论考题:
考试结束后向他人透露考试内容或试卷、答案。
材料造假:
提交虚假的科研成果、奖项或其他个人资历证明材料。
佩戴耳机:
可能用于作弊或干扰复试过程。
不遵守考场规则:
如迟到、早退、旁窥、交头接耳等。
其他不正当行为:
如携带违禁物品、替考、销毁试卷等。
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考生的复试资格被取消,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其录取资格。因此,考生应仔细阅读并遵守复试的相关规定,诚信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