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考研的重点顺序可以总结如下:
高热
主穴: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配穴:风热者,加鱼际、外关;肺热者,加少商、尺泽;气分热盛者,加内庭、厉兑;热入营血者,加中冲、内关、血海;抽搐者,加太冲;神昏者,加水沟、内关。
耳聋、耳鸣
实证:治法为清肝泻火,疏通耳窍。主穴为翳风、听会、侠溪、中渚。配穴为肝胆火盛者,加太冲、丘墟;外感风邪者,加外关、合谷。方义为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入于耳中,因此取手少阳之中渚、翳风,足少阳之听会、侠溪,疏通少阳经络,清肝泻火。四穴参合,为治疗本病之主方。
虚证:治法为益肾养窍。主穴为太溪、照海、听宫。配穴为肾气不足者,加肾俞、气海;肝肾亏虚者,加肾俞、肝俞。方义为肾开窍于耳,肾气和肾精的充足是耳之听聪的基础,耳鸣、耳聋之虚证责之于肾。太溪、照海可补益肾精、肾气。听宫为局部选穴,可疏通耳部经络气血。
其他疾病
牙痛、晕厥、咽喉肿痛、虚脱等疾病的针灸治疗重点也需要掌握。
建议按照疾病类型进行系统的复习,先掌握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和主穴配穴,再逐步扩展到其他疾病。同时,结合考研大纲和推荐复习资料,确保全面覆盖针灸学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