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考研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招生原则
硕士研究生招生应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
学科专业
招生学科(类别)、专业(领域)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或备案。
招生计划
教育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并下达年度招生计划。招生单位根据下达的招生计划、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依据有关政策规定确定本单位各学科专业的招生人数。
考试阶段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初试和复试都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统一确定初试、复试时间。
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初试科目分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和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开展单独考试招生的招生单位和开展推荐免试招生中推荐工作的高校,均应具备相应资格。
加分政策
参加特定志愿服务项目、应征入伍服兵役退役、参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等,在满足条件后,可在初试中获得加分。
照顾专业
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确定部分扶持的重点学科专业,这些专业的考生可以享受较低的初试成绩要求。
免试政策
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或在特定项目中表现突出的考生,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调剂政策
考生在不同专业或学校间调剂时,需符合相应的成绩要求和条件。
综合考核
主要针对985/211高校的应届生,考核时间在每年的9、10月份,通过考核的考生基本会被录取,录取优先级高于普通统考生。
延保政策
部分院校为留住本校学生,提供延保政策,即未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如果考研过线且复试及格,可直接录取。
夏令营政策
优秀的夏令营营员可能获得直接录取、优先进入复试等优惠。
专业科目设置
例如,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调剂要求
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可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的成绩要求由接受调剂的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公布。
这些政策旨在选拔具备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学术创新型和实践创新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建议考生和招生单位仔细了解并遵循相关政策,以确保考研过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