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机构在招生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些话术来吸引学生报名,但其中有些话术可能存在误导或虚假宣传。以下是一些考研机构可能使用的话术及其背后的真实情况:
高分上岸案例
话术:"我们机构出了很多高分上岸的学员,比如XXX,XXX今年都是四百多分上岸的"。
真实情况:该学员可能并未在机构报名,或者机构夸大了成绩。
师资力量
话术:"我们机构师资力量很强,都是XX大学毕业的、XX大学的老师,这个专业里TOP级的学校"。
真实情况:可能只有少数老师是名校毕业,其他老师资质一般。
课程更新
话术:"为了保证每个课程质量,每年我们都会全部重新录课哦~所以课程还没有上传的话就不要着急"。
真实情况:重新录课可能遥遥无期,具体时间未明。
学长学姐经验
话术:"同学,我是XX大学的学长,有什么事你可以问我。去年我就是报这个机构上岸的。等你上岸了我请你吃饭呀~"。
真实情况:可能是机构人员使用小号或兼职人员来误导潜在学员。
拼团优惠
话术:"同学,我是XX二本学校的,也想报和你一样的学校,不如我们一起拼团报这个机构吧~"。
真实情况:拼团可能是机构人员为了促进销售而采取的策略,存在风险。
好评截图
话术:"同学,你看看这都是我们课程的好评图,还有这些都是付款截图哦~很多人都报班了。"
真实情况:好评图可能是伪造的,付款截图也可能被滥用。
名师授课
话术:"贵有贵的好❓名师上课❓不过包退❓"。
真实情况:"不过包退"的承诺很难实现,名师授课可能只是象征性的。
教师背景学历造假
话术:机构可能会请来头衔光鲜的专家、教授进行宣传。
真实情况:这些专家可能查无此人,不具备教学资质。
退费政策
话术:"我们提供不过退费的服务"。
真实情况:退费可能困难重重,机构会设置各种条件限制退款。
课程内容与承诺不符
话术:试听课程可能和正式课程有很大差异。
真实情况:机构可能以营销为目的,提供质量低下的课程。
选择考研机构时,学生应该仔细甄别,多方了解,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误导。同时,对于机构的承诺和保证,一定要在付款前进行详细的询问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