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研究设计题怎么答

楠楠家庭教育 · 2024-12-28 01:11:22

考研研究设计题的答题步骤如下:

审题

确定答题的范围和题目要求。

仔细阅读案例材料,找出其中的问题、对策措施、作用意义等。

确定答题方向

根据案例材料和题目要求,确定答题的方向。

结合案例内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角度。

组织答案

围绕案例和题目要求展开分析。

使用“点题-解释-引用-问题-措施-总结”的答题模板。

具体论述

点题:明确题目要求的内容。

解释:解释题目中涉及到的关键词和概念。

引用:根据案例材料,整理后引用到答案中,注意不要照搬大段材料。

问题:指出案例中要说明的问题或事情,看是否有解决方案或措施。

措施:总结案例中的解决方案或措施。

总结:结合案例进行总结升华,上升到实践层面的意义。

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

每段论述要有明确的主题和逻辑结构。

使用小标题和段落分隔,使答案清晰易读。

适当迁移书本知识

若题目要求中涉及书本知识,可以适当迁移相关知识点进行补充论述。

检查答案

仔细检查答案,确保无遗漏和错误。

确保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和格式规范。

示例

实验设计题

题目:设计一个实验,检验情绪对注意力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的情绪状态对注意偏向的影响。

二、实验假设:

在积极情绪下对积极词语注意较多,在消极情绪下对消极词语注意较多。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北京市某大学的大学生,共120人,性别各半,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岁。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智力正常,实验前情绪稳定,身心健康,此前未进行过相关实验,非心理学专业,在实验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刺激呈现与设备:

1. 显示器:用于呈现刺激材料。

2. 情绪刺激:积极和消极词语,每张图片呈现5秒。

3. 反应设备:记录被试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三)实验设计:

1. 自变量:情绪状态(积极、消极),两个水平。

2. 因变量:对不同情绪下词语的注意偏向(反应时间、正确率)。

3. 控制变量:被试的性别、年龄、智力水平等。

(四)实验过程:

1. 被试进入实验室,坐在显示器前。

2. 实验分为两部分:积极情绪组和消极情绪组。

3. 每组被试分别观看积极和消极词语的序列,记录其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五)实验结果:

1. 统计方法: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分析:比较不同情绪状态下对积极和消极词语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六)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情绪对注意力偏向的影响结论。

四、讨论:

讨论实验结果的可能解释和实际应用意义。

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可以有效地回答考研研究设计题,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