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中关于“认识的过程”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认识的本质: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是: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通过感觉器官直接获得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二者通过实践不断转化和发展。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次飞跃: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通过思维加工,将感性材料转化为概念、规律、理论等理性认识形式。
认识的发展过程
实践与认识: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与实践的相互作用: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实践与认识不断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认识又指导实践。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阐述,可以全面、系统地理解考研政治中“认识的过程”这一知识点。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具体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