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党常犯的问题包括:
不知道自己想要报考什么院校和专业。
不知道自己报考院校和专业近几年的招生人数和分数线。
感觉时间紧,东西学不完,但是每天却在无计划中浪费时间。
没有做到逼迫自己。
动力不足。
可选择性太多,什么都想要,但是什么都有没有十足的把握。
假努力真摸鱼,例如天天早起去图书馆占座,结果睡到中午才来,看书5分钟,玩手机2小时。
拖延症晚期,例如9月份还在纠结报哪个学校,10月份还在想该不该考,11月份才开始准备。
手机上瘾,手机成了“小妖精”,说是要看考研资料,结果不知不觉就刷起了微博、朋友圈。
学习方法不对头,例如死记硬背,不懂得总结归纳;有的学生特别喜欢“啃”难题,结果基础的东西都没搞明白。
摇摆不定,一会儿想考研,一会儿想考公务员,一会儿又想直接工作,犹豫不决的结果就是哪个都准备不充分。
给自己留太多退路,例如考不上就考公,考不上公就考教师,实在不行就找工作,这样往往会导致哪条路都走不通。
冲刺复习重点不突出,在复习的最后阶段,不少人还在“地毯式”复习,所有知识点一视同仁,忽略了区分主次。
缺乏合理的学习计划,不少考生喜欢跟风赶进度,认为“读完一本书”就能带来安全感,但却不深入理解内容。
压力过大,适得其反,备考过程中,过重的心理压力可能让人事倍功半,焦虑会干扰专注力,甚至影响健康。
学习环境影响效率,例如宿舍的嘈杂声或独自在家学习的孤独感,常常让人分心。
总与他人攀比进度,例如“他已经背了多少单词?”“她真题刷了几套?”这样的攀比心理毫无意义。
复习深陷“死胡同”,对一个难题过分纠结,为解出结果花费过多时间,是效率的大敌。
低估真题的价值,历年真题是备考的重要参考,但有些考生却总将真题练习搁置一旁。
盲目采取题海战术,考研不是高考,既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简单的规律让你靠刷题刷出来。
频繁修改学习计划,虽然规划的重要性不用再强调,没有规划你真的会手忙脚乱,但有些同学计划做的漂亮,但中看不中用,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过度疲劳效率低下,考研最难的不是专业课,毕竟这是一场几百万人参与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大家面对的都是同等难度的试题,难就难在你能否保持后劲,持续高效地学习。
犹豫不决各种拖延,拖延症大多数还是拜手机所赐,“期间还是戒掉手机吧,手机真的有毒”,尽量不要带在身边,即使带的话,也尽量放在自己的视线之外。
眼高手低定位不准,有些考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导致复习效率低下,时间分配不均。
缺乏明确目标与规划,许多考生起初满怀激情,却未能制定清晰的学习计划和目标,盲目跟风或临时抱佛脚。
忽视基础,追求难题偏题,部分考生一味追求解答难题、偏题,却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缺乏自律与坚持,许多考生因一时兴起而开始,又因种种原因半途而废,保持稳定的学习节奏,克服拖延和惰性,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忽视身心健康,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容易让考生忽视身心健康,缺乏锻炼、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问题接踵而至,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信息闭塞,缺乏交流,部分考生埋头苦读,却忽略了与他人的交流与分享。
学习计划混乱,接下来的两个月是备战考研的关键时期,一个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备考。
31. 学习效率低下,在考研中,保持稳定、高效的复习效率至关重要,但是要知道,提高复习效率,首先不是寻找高效的复习方法,而是先避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