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考研中需要避免的“雷区”包括:
自欺欺人
盲目堆时间,不休息,违反身体规律;
不看经验贴,不知如何复习;
生搬硬套经验贴;
不劳逸结合,不调节。
没有合理的规划
越到后期越着急,每天学什么完全取决于我想学什么,而不是我应该学什么;
没有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导致学习无计划、无重点;
最后一刻才背书,低估背诵内容的体量和高估自己的背诵能力。
猛学一科
这周专攻数学,下周专攻专业课,最后阶段绝不可以有这样专攻一科的想法;
这样做可能导致某些科目进步缓慢,而其他科目停滞不前,影响整体复习效果。
英语不复习背过的单词
单词已经背过一轮了,接下来做好真题就可以了;
这种想法不可取,单词直到考前也不能停下,通过做真题来复习单词无法全面覆盖大纲词汇。
数学还不开始做题
很多同学知识还没强化完,更别说刷题了;
不刷题是想刷盘子吗?十一月之前无论如何也要开启整套的真题加模拟题的练习。
舍弃不掉跟考研无关的事
从游戏、追剧到学生工作、班级活动甚至某些课程的安排,统统属于无关活动;
这些活动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学习计划没做好
考研走到这里,有的人为了所谓的赶进度,不想落后别人太多,看书就走马观花;
看书没用心看,导致太过焦虑,老觉得自己这还没有看,那还没看完。
总跟别人攀比速度
我们拿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比自己是否比别人多背了几个单词,多看了几个数学公式,多做了几道练习题;
这样的想法是本末倒置,因为在考研这条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大的目标也应该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学习环境不好
考研时期,宿舍里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在挑战着在校考研党们的忍耐力;
校外考研的,又因为没有学习氛围,而复习不进去。
经常开夜车复习
“刷夜”可以说是大学生群体中最常见的一种行为了,上课的时候没有认真听讲,临近期末考试前的几天突击“刷夜”复习,可能会在考试中取得一个还不错的分数;
但是考研不是期末考试,凭借几天的“刷夜”复习就能过线。
之前有复习基础,不用花时间在公共课上
如果你是连续备考,有复习基础一定会节省一部分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完全可以放松,因为只要有相当一段时间不复习,对知识点的记忆就会退化,尤其对于一战基础不够扎实的考研党来说,公共课一定不能放松。
环境对复习效率没什么影响
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的考研党,萌酱一直都建议大家在图书馆或自习室复习,尤其是自制力差的同学,和在图书馆复习相比,在家复习的效率要低很多。
所有资料一定要买全新
除了变化较大的科目或具有时新性的科目需要更换资料外,有些资料变动较小,不更换资料不会有太大影响,但不更换资料也要了解哪部分知识点发生了变化,并在原来的资料上做出标注或补充。
备考时必须要找研友
备考时有个好研友是加分项,没有也不用觉得烦恼,因为复习的好坏主要在于自己的方法和心态。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二战考研的同学避开一些常见的误区,提高备考效率,最终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