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导师要考察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接收英语信息的能力:
这包括对听到的语言材料和看到的语言材料的接收和理解程度。对话的基础是首先要弄清楚对方的观点是什么,因此,听懂是前提;同样,有创意的研究才是有价值的,人云亦云永远不能在学术界展露头角,这就是为什么写论文前要先研究同一领域别的国家的牛人都有什么新的发现,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创新高,这就要首先读得懂,理解透别人的作品。
对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
几乎所有的专业的研究都不局限于我国自己,而事实上多数专业的研究工作在国外更为深入。为了对该专业有更好更准确的研究,研究生在研一期间的一个任务就是大量阅读相关行业的著作或文章,以便掌握该专业的最新观点和核心知识。而这一任务就要求研究生有良好的外文阅读能力,因为很多文章是没有译本的,即便有,译本也是无法替代原著的,要想对原著作者的观点有清晰完整的掌握,一定要亲自阅读,所以每个导师对研究生的一个要求都是要有一定的外文文献阅读能力。
英语写作能力: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核心便是论文。每个研究生在毕业前都会被要求写一到三篇高水平的专业论文,这些论文中都至少要有一个英文摘要或说明书,而优秀的论文往往要求全英,以便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那么同学的英文写作能力就成了一个必要点,因为再好的翻译设备或翻译人员都无法将原作者的想法完整地传递出来,所以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是对每个潜在研究者的硬性要求。
英语口语表达:
相比于词汇认知度和英文读写能力,导师对同学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关注能力偏低,但不是完全不关注。
此外,对于英语专业的研究生,除了上述能力外,还需要考二外(即第二外语)和两门英语试卷(常称综合英语和专业课)。专业课通常是你今后所从事研究的方向,内容可能包括文学、语言学、翻译等。各学校的出题内容不同,有些学校可能会在复试时才分方向。
综上所述,考研英语导师要考察的能力主要包括接收英语信息的能力、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英语写作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于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还需要考二外和两门英语试卷,具体考试内容可能因学校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