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跨专业考研解析

学个小知识 · 2024-12-28 03:07:22

辽宁跨专业考研的真相如下:

部分专业可以接收跨考生 ,但会要求有一定基础,例如艺术类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相关专业等。如果没有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因为基础不足而吃力。

有的专业由于专业性很强,限制本科专业。例如,很多医学类专业会有限制,如果你本科不是法学专业,就不能报考法律硕士(法学),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

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不用加试。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考生必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

跨专业考研和本专业考研的要求在复试和初试的要求是一样的。分数线也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是跨考生就放低要求,也不会因为你没基础就提高分数。

理工科想跨考人文社科,首先看有没有专业衔接的专业,比如新媒体技术方向、法庭科学方向、教育技术方向,都属于工科与人文社科的结合。

人文社科之间的互跨,有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比如哲学、历史、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这些跨考难度较小,因为报考人比较少,竞争压力小。

跨考生需突围几个方面

信息战:

对于有些跨考生,尤其是跨学校、跨专业、跨地区的学生来说,信息渠道过窄,在收集完备准确的信息资料上会浪费很多时间。一定要到网上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了解目标专业对跨专业有没有限制,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否适合自己等等。如果能联系上跨考同一专业的学长学姐更好,能问到不少有用的信息。前期把“情报”收集好,才能保证后期的复习不脱离大方向。

时间战:跨专业最难的不是专业课基础薄弱,而是你明知薄弱,总难以找到高效的方式提高。在一些考研指导文章中,专业课的复习并没有那么难——找到本专业的参考书目、真题,然后进行“针对性”“有效”复习。而最关键的“针对性”“有效”,恰恰就是拦在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和本校考生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在精华区中寻找一些与该学校该专业的考试有关的情况,发帖询问有关试题情况,打电话,托该校该专业的同学朋友以及考取的往届师兄师姐打听。通过以上方式的好处是成本低,最大问题就是耗时。尽管已经有了渠道,但相比本校本专业的学生,跨专业考生仍要在搜集资料上花很多时间,或影响整体的复习进度,或心神透支,打击自信心。很多跨专业考生就是输在没有坚持到最后。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报规模较大的正规考研辅导机构。辅导班并不能为考生提供多特别的方法——也不需要,它提供的是详细的复习规划、备考氛围以及考生所需的专业课资料和信息。

复试被刷是因为老师们觉得该考生不适合在这个学校读研,而不是歧视。研究生考试和高考唯分数是举不同,要选拔的是有一定知识基础,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科研热情和科研潜力的人。设置复试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把好最后一关,而不是一味根据初试成绩来确定是否录取。另一方面,招来的研究生是由导师来带,他们在意的是能不能选拔出合适的学生。

综上所述,跨专业考研是可行的,但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包括了解目标院校的要求、收集相关信息、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并在复试中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潜力。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