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考研不考编制

教育圈视角 · 2024-12-28 05:17:47

编制职数削减:

编制职数正在大幅度削减,这意味着以人口为基数的岗位将大幅度缩减,尤其是教育行业,如幼儿园和中小学,这传导到高校也大概是十年左右的时间。

人口出生率下滑:

出生人口急剧下滑,在可预见的十几年内并无缓和的趋势,这将导致所有行业受到冲击,就业难度加剧。

学历提升压力:

明年新增了大量的硕博学位点,学历提升的门径史无前例的扩充,实则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无奈之举。读完研究生之后依然面临着择业的重重困难,学历无法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备考策略和内容差异:

考研的备考策略及内容与考编考公迥然相异,如果全力备战考研,势必会错过编制类的考试,而考研也并非成功率高的选择。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选择:

现在推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具有双证(学历证、学位证),如果确有兴趣提升学历,在工作稳定之后再考非全硕士也未尝不可。届时备考压力更小、难度也更低,而获得的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当的含金量。

职业稳定性和个人兴趣:

有些人认为考编的好处是稳定+公积金高,还有退休工资高,但他们觉得稳定意味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而自己并不喜欢稳定的工作。

竞争激烈程度:

大城市竞争激烈,但机会也多,能学到的东西也多。一味追求名校,反而可能会失去更适合自己的机会。

多样化的职业选择:

除了考研和考编外,还有许多其他职业道路可以选择,如自主创业、就业、自由职业、专业技能培训等等。在当今社会,职业选择非常多样化,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技能和价值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综上所述,不考研不考编的原因主要包括编制职数削减、人口出生率下滑、学历提升压力、备考策略和内容差异、职业稳定性和个人兴趣、竞争激烈程度以及多样化的职业选择。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