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研复试是否接受校外调剂,不同高校有不同的政策。有些高校明确表示不接收校外调剂生,而有些高校则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校内调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情况: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医学院一志愿上线考生生源充足,不接收外院调剂生,只允许医学院内的二级招生单位间调剂。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总体生源充足,不接收一志愿报考外校的考生调剂。对于生源不足的专业,可考虑从报考该校且超过学校控制线的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的相近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考生进行调剂。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2023年和2024年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不接收校外调剂申请。个别生源不足的专业,可从校内相同或相近专业调剂。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各院系对于一志愿生源不足的专业,可从校内合格生源中接收调剂考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类(领域)、护理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第一志愿合格生源充足,一般不接受校外调剂。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科学技术哲学等专业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可在国家调剂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调剂工作,调剂需通过教育部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操作。
同济大学
各学院原则上不开展校内跨学院调剂。个别非全日制专业接收外校调剂生,具体调剂要求另行公布。
西南财经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发布通知,各专业不接受调剂。
武汉大学
计算机学院发布的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学院2024年不接受调剂。
南京大学
商学院发布通知,本院系不接受任何理由的破格申请和调剂申请。
中国科学院大学
从2024年起,除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研究所外,其他所有培养单位不再接受校外调剂生,只接受校内调剂。
中山大学
因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生源充足,原则上不接受校外调剂。
华东师范大学
多个学院在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新调整公告中表明不接收校外调剂生。
建议
提前了解:考生在准备考研复试时,应提前了解目标高校的复试政策和调剂要求,以便更好地制定复习计划和策略。
关注官方信息:各高校的复试和调剂政策可能会通过官方渠道公布,建议考生定期关注目标高校的官方网站或相关招生信息。
咨询相关部门:如有疑问,可直接联系目标高校的招生办公室或相关学院,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在考研复试中倾向于保护一志愿考生,不接收校外调剂,但也有部分高校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校内调剂。因此,考生在选择高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