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调和弦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义与识别
离调和弦是指那些不再是调内音组成的和弦,通常用于增加音乐的调性色彩和复杂性。
识别离调和弦的方法之一是看和弦的构成音是否包含调外的临时变化音或变音。
常见类型
副属和弦:在主调中,某个和弦的构成音超出了主音的音阶范围,形成调外和弦。例如,在C自然大调中,A和弦(ACE)就是一个副属和弦。
副下属和弦:在主调中,某个和弦的构成音低于主音的音阶范围,也形成调外和弦。例如,在C自然大调中,Dm和弦(D-F-A)可以被视为副下属和弦。
重属和弦:在属和弦的基础上构建的属和弦,例如在C大调的属和弦(G-B-D-F)上再构建一个属和弦,形成G大调的属和弦(D-F-A-C)。
功能与作用
离调和弦通常用于转调、半终止、过渡等,增加音乐的张力和表现力。
离调和弦的解决通常需要回到主调,但也可能阻碍解决到其他和弦,如下属和弦、属七和弦等。
应用技巧
在和声分析中,遇见升降号可以先不看,向后找没有升降号的和弦,再向前推一步,这样更容易找到离调和弦的解决。
离调和弦的听感也很重要,选择合适的离调和弦可以增强音乐的情感表达。
示例分析
以C自然大调为例,分析以下和弦进行:
C → A → Dm
A和弦:这是一个副属和弦,因为它的构成音ACE超出了C自然大调的音阶范围。
Dm和弦:如果假设Dm是副调主和弦,那么A就是副调属和弦,相差四度。
C → G → Am
G和弦:这是一个二级和弦,如果它出现在C大调中,通常不会被视为离调和弦。但如果G和弦的构成音中包含调外的临时变化音,则可能被视为离调和弦。
Am和弦:这是一个六级和弦,如果它出现在C大调中,也不会被视为离调和弦。但如果Am和弦的构成音中包含调外的临时变化音,则可能被视为离调和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弦进行中的离调和弦,并掌握其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