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方剂框架是什么

晓宁说教育 · 2024-12-28 07:05:50

中医考研方剂学的框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总论

章节:1章

内容

清晰地分为8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介绍君、臣、佐、使的配伍意义及佐药的三种类型:佐制、佐助、反佐。

使药的作用包括引经与调和。

各论

章节:20章

内容

按法分类

汗固下和:解表剂、固涩剂、泻下剂、和解剂。

温清消补:理气剂、理血剂、祛痰剂、驱虫剂、治风、治燥、祛暑、祛湿剂、开窍剂、安神剂、表里双解剂、痈疮剂。

具体方剂

汗法:如麻黄汤、桂枝汤。

吐法:如瓜蒂散。

下法: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

和解法:如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

温法:如理中丸、四逆汤。

清法:如白虎汤、黄连解毒汤。

消法:如消食化积药、消痈散结药。

补法:如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

易错点

消法与下法:消法是渐消缓散,下法是形症俱实,理解上有明显区别。

君药、臣药、佐药:君药针对主病、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臣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同时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佐药分为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

具体方剂举例

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

固涩剂:真人养脏汤、四神丸。

泻下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十枣汤。

和解剂: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四逆散。

温里剂: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

清热药:白虎汤、黄连解毒汤、龙胆泻肝汤。

祛痰剂:二陈汤、温胆汤。

驱虫剂:乌梅丸。

通过以上框架,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中医方剂学的知识,提高考研成绩。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方剂和功效进行记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