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哲)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也是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哲的体系大体由在辩证唯物主义统领下的认识论、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四个部分构成,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与方法论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观: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意识具有能动性,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实践观: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唯物史观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即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第二位的原因。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总结出马哲的核心观点: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这些观点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建议在学习马哲时,重点掌握这些核心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它们分析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