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人现在可能在想什么?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思绪:
背书压力
“背书能让人感受到孕吐的痛苦。”
“晚上睡不着,早上睡不醒,做梦都在背政治。”
孤独感
“太孤独了,有时候一天都不能和活人说上话。”
时间紧迫感
“由于时间紧迫,感觉学不完、复习不完,错过的题还会错,单词背了忘、忘了背,进而产生焦躁情绪,担心自己考不上。”
考前焦虑
“对睡下了睡不踏实充满负罪感又爬了起来看书的我又哭又笑!”
“临近考前,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完成自己心中完美的计划。所以大家都会觉得自己‘学不完了’。我在考前一个月的时候,因为疫情被封在寝室了。每天只能在小桌板上学习,当时我的进度也很慢,有好多东西都没学完。但我做的也只能是静下心来,按部就班的能学多少是多少,一直坚持到考前。”
急于解脱
“部分考生盼望着赶紧考完试解脱,这类考生中有的复习得不错,渴望在考场上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的则进入了复习疲惫期,缺乏干劲和动力,想尽快结束这种状态去做考试之外的事。”
反复横跳
“不少考生的心态不稳定,每天在两种状态里‘反复横跳’,刚起床时信心满满,学了一天后又开始怀疑自己,觉得自己没学上、学不完、非考不可。”
直接躺平
“少部分考生觉得时间不够用,学不完,再努力也没戏,于是抱着‘大不了明年再来’的心态,复习敷衍了事。”
对未来的迷茫
“但现在,随着高校扩招,硕士甚至博士都变得越来越‘普及’,大家都在争这个‘铁饭碗’,但能有多少人真正靠这个文凭换来高薪和职位呢?毕业后,拿到硕士文凭,可能还是要面对‘月薪三千’的尴尬现实。”
多元化的选择
“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多选择了。出国深造?自己学技能?做短视频、做直播,甚至自己创业?这些新的职业路径,放眼望去,好像比考研更加‘有钱途’。尤其是那些做得好的自由职业者,收入绝对不比普通公务员差。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考研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拯救计划’。”
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有一部分考研人,他们要么不甘心高考的失利,抱着‘卷土重来’的决心,试图用考研成功的光芒驱散高考失利的阴霾,通过考研去扭转自己的命运;要么在残酷的现实中猛然惊醒,对往日挥霍时光、碌碌无为、堕落沉沦懊悔不已,于是痛下决心在考研战场上重新爆发能量、找回自信;要么就是希望先争取到读研的机会,然后在读研期间再思谋今后的路到底怎么走。”
心态调整
“现阶段如果备考吃力的话,说明你是真的在吸收消化知识点,及时调整心态就好。”
对成功的渴望
“一定能考上!一定能考上!一定能考上!”
对过程的享受
“把考研当成一个过程,每个考研人的目标都是上岸,但越到后期,我们越不能太在意结果。每天盯着结果看只会徒增焦虑,不如把目光移到当下,将关注点聚焦在每天具体的任务上。做完今天的任务,那今天就是成功,当一个一个小成功累加起来的时候,那上岸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现实与理想的平衡
“如果你对未来有清晰的目标和强烈的渴望,那么每当你觉得学习困难、生活琐碎时,想想自己心中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顿时动力就会翻倍。把学习融入到生活的日常中,不要因为它是‘考研’而给自己过多的压力。”
这些思绪反映了考研人在备考过程中的各种心态和情绪,从压力和孤独到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再到心态的调整和对成功的渴望。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共同的是,他们都在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