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导师的最佳时间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考试情况和目标。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时间点和建议:
初试前
报考本校研究生:如果你认识目标院校的导师,可以通过亲戚、朋友或老师等渠道提前联系。这有助于加深对报考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获取更多信息和资源,但目的是获取指导而非走后门。
无关系:如果你和导师没有任何联系,那么在初试之前最好不要联系导师,专心复习。
初试后1-2周
成绩较好:如果你对自己的成绩有信心,认为考得不错,可以在初试后两周内联系导师。这会给导师留下稳重、自信的印象,并且提前了解复试情况,为复试做更充分的准备。
复试前一周
成绩中等:如果你对自己的成绩没有把握,可以静静等待成绩公布。如果是低分飘过,可以抓紧联系导师,留个印象。如果没过线,则需要抓紧联系调剂院校的导师。
成绩较好:如果你成绩优异,此时联系导师也不晚,可以进一步巩固印象,增加录取机会。
出分后
成绩理想:如果你估计自己的成绩可以进入复试,可以在出分后直接联系导师。此时有初试分数作为参照,导师会对你更为留意。
成绩不理想:如果成绩未达预期,建议在国家线或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出来后再联系导师,以便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录取机会并进行针对性的准备。
建议
提前规划: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和目标,提前规划好联系导师的时间点,以确保在合适的时间与导师取得联系。
选择合适的方式:邮件是联系导师的首选方式,建议选择晚上8-10点发送,此时导师回复率较高。
明确目的:每次联系导师时,明确自己的目的,是询问专业问题、了解复试准备还是其他,以便导师能更好地回复。
保持礼貌:无论是邮件还是电话,都要保持礼貌和专业,给导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通过以上分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时间点联系导师,以增加录取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