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军之所以如此厉害,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就业竞争压力所致:
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愈发严峻。本科学历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逐步减弱,研究生学历成为进入一些优质岗位的必要条件。许多企业和单位在招聘时抬高了学历门槛,以研究生学历为优先。
知识与学术追求的驱使:
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怀有深厚兴趣与热爱,他们渴望在学术领域进行更深入的钻研。考研为他们提供了继续深造的平台,使其能够进入更专业的学术环境,接触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和先进研究方法。在研究生阶段,他们可跟随导师参与科研项目,深入探究专业知识,满足对知识和学术的追求。
社会对学历认可度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学历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作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准。社会大众普遍认为学历越高,能力越强。研究生学历被赋予更高的价值和期望,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往往更受尊重和认可。这种社会观念促使许多学生为提升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而选择考研。
延缓就业的需求:
一些毕业生由于对未来职业规划不清晰,或者尚未做好进入职场的心理准备,便将考研作为延缓就业的一种方式。考研能让他们在校园里继续学习和生活两到三年,在此期间,他们可以进一步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同时通过研究生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就业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国家政策的影响:
根据国家政策,一些重点大学在逐年扩大研究生招收比例。此外,非全日制纳入统考,导致许多对薪酬不满意,想要改变现状的在职人员加入到考研大军中。近年来在公务员考试的岗位需求表中,要求报考条件是研究生学历的比较多,尤其是一些好岗位。所以想考上好单位,就得先考上研究生。
竞争压力与职业发展:
不管到哪都是卷,仿佛2020年起就进入了卷的时代。身处知识性社会,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提升自己的学历,否则很难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本科毕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很少,随着学历的提升,工作招聘的门槛也在提高。许多知识青年都想从事高薪或者体制内稳定的生活,本科就想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岗位太难了。
经济结构与就业市场变化:
从经济微观结构上看,产业升级转型意味着单位产出需要的劳动力要素下降,资本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于劳动力。与此同时,本科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与日益增加的毕业生之间的矛盾成为就业市场的主要矛盾。就业压力增大,考研就成为被动的选择,既可以增强就业竞争力,也可以变相拉长就业择业选择期。
名校情结与资源吸引:
名校自身的软硬件条件都很优秀,师资队伍、科研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都吸引着大批学生报考。高校研究生扩招导致普通研究生毕业就业竞争力降低。再加上社会对名校的优先认可等各种原因,使得如今许多大学生对考研有种很强烈的“名校情结”。
个人发展与自我提升:
考研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对自我价值的提升。通过考研,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结识更多的人脉资源,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考研也成为许多人在人生不同阶段寻求突破和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考研大军之所以如此厉害,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就业竞争压力、知识与学术追求、社会对学历的认可度、延缓就业的需求、国家政策影响、经济结构与就业市场变化、名校情结与资源吸引以及个人发展与自我提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