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音乐史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音乐史
古代音乐史:包括远古时期(约前21世纪以前)的音乐考古资料、历史传说中的音乐作品、夏商周时期的音乐作品与礼乐制度等。
近现代音乐史:涵盖近现代传统音乐的变迁、新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近现代音乐教育、近现代音乐思想和理论研究、近现代音乐文化交流等。
西方音乐史
古代至20世纪:包括古希腊至20世纪的西方音乐史,涉及音乐的历史发展进程、体裁、重要音乐流派、代表性作曲家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征等。
此外,考试还会涉及以下方面:
音乐理论
乐理:包括记谱法、音程、和弦及调式等。
和声:主要考和声分析,包括和声基础理论及近关系转调。
曲式:包括乐段与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等。
音乐作品与作曲家
需要了解重要作曲家的时代背景、国籍、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掌握不同音乐体裁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理解不同时期或乐派的音乐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音乐术语与文献
准确记忆专业术语的定义和用法。
能够读懂并分析音乐文献。
综合分析与理论应用
能够运用所学的音乐理论知识分析音乐现象和材料。
对音乐史料进行综合分析。
推荐的参考书目包括:
《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上下册),刘再生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三次修订版),汪毓和编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西方音乐通史》(修订本),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这些内容构成了中西音乐史考研的主要框架,考生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