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难考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专业课考试难度
校外培训机构的考研辅导往往侧重于公共课,而专业课的复习缺乏本校教师的直接指导。由于专业课的试卷一般由报考学校自己出题,外校学生难以掌握重点和难点。
缺乏本校资源
在本校备考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导师的课程辅导、公开课等信息,并且可以当面与导师交流,留下深刻印象。这些资源在外校是难以获得的。
复试竞争激烈
报考外校研究生的竞争通常较为激烈,尤其是当报考学校是一所不错的高校时。除了笔试成绩外,许多外在因素(如导师的偏好、学校内部的推荐等)也会影响考研的成功率。
人情因素
在中国,人际关系和人情网络在考研过程中也起到一定作用。本校学生可能更容易获得导师的青睐和内部信息,而外校学生则相对处于劣势。
学术氛围和流派差异
每个学校的学术氛围和流派可能不同,外校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术环境,这也会增加考研的难度。
经济压力
校外培训机构通常收费较高,如果考研失败,费用可能无法完全退还。这对一些学生来说是一个经济压力,也可能影响他们的备考心态和效果。
建议
提前准备:尽早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尤其是对于跨校考研的学生,提前了解并熟悉目标学校的考试科目和学术要求。
建立联系:尽量联系目标学校的导师或在校学生,获取更多的内部信息和资源。
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选择有丰富经验和资源的培训机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复习。
保持积极心态:面对考研的竞争和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备考。
通过以上措施,外校学生可以尽可能地提高考研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