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考研人的偏见主要有以下几种:
歧视跨考生
部分院校对跨考生有额外的加试要求,如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的跨考生需要加试音乐基础知识综合测试,设计学专业的跨考生需要加试专业技法设计。
法律(非法学)专业的跨考生在面试前通常需要加试一门刑诉法或民诉法,甚至是票据法。
歧视同等学历生
同等学历生(如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的人员)在考研面试环节普遍存在加试现象,这被视为学校对考生能力的怀疑。
在考研报名、初试等各个阶段,同等学历考生可能会受到诸多限制,例如要求英语过六级、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才能报考,或者禁止跨专业报考等。
歧视非“92”生
部分考研者认为,非“92”高校(即非原“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的学生在考研时会受到歧视。
对专硕的误解
有些人认为专硕比学硕更好考,但实际上专硕的英语二虽然相对简单,但专业课各有侧重,不能简单以难易来评定。
由于报考专硕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未来专硕的难度可能会提升。
对偏科考生的偏见
考研要求各科平衡,很多考生认为只要某门课能过就好,但复习的深度和广度难以保证,这可能会给初试埋下隐患。
对二本学生的歧视
部分考研者担心自己的本科背景会被歧视,但实际上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只要足够优秀,就能获得公平对待。
盲目追求复习时长
有些考生认为提前开始复习并每天复习长时间就能确保考上,但实际上复习效率和质量才是关键。
这些偏见主要源于对不同考生背景和能力的误解,以及考研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建议考研者在准备过程中注重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以实力赢得认可,减少不必要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