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在讲授社会事件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守正创新
守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明确思政课的首要任务是讲政治。在讲述社会事件时,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确保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创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整合各方资源,邀请专家和社会活动家分享经验,以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来讲述社会事件。
问题导向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通过案例式和探究式教学,分析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的背景、原因和影响,以问题为导向,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自信自立
增强自信,使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面对错误言论和思潮,教师应有勇气直面并正面回应,实现意识形态的引领。
整合资源和教学方法
构建“大思政课”格局,整合学校内外资源,如邀请专家和社会活动家进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探究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思考。
通过上述方法,思政课可以更有效地讲述社会事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