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研运动训练专业

慧慧手脑知识 · 2024-12-28 12:56:56

运动训练专业是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主要培养具备专项运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运动训练、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介绍

运动训练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水平专项技能,运动训练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完备,能从事专业训练、业余训练的教练员和专项指导教师以及指导全民健身活动、胜任运动竞赛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体育人才。

培养目标

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

掌握运动技术学科、运动人体学科、教育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训练方法与技能:

掌握一般运动训练和专项运动训练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工作能力:

具有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竞赛组织与裁判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政策法规:

熟悉我国体育工作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发展动态:

了解一般运动训练和专项运动训练的发展动态。

研究方向

运动训练专业考研方向包括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方向、体育教育专业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方向。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 (101)

英语二(204)

体育综合(346)

专业课内容

体育综合(346)的试卷题型结构包括:

名词解释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20分,共120分)

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内容结构分为三部分:

运动训练学:

基本理论(60分),包括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运动训练原则与方法手段、运动员体能、技术、战术能力及其训练、项群训练和运动训练计划等内容。

理论联系实践(主观题40分),包括运动训练与成绩和竞技能力、运动训练基本原则和方法、项群训练和运动训练计划等内容。

报考条件

报考运动训练方向的考生,需具有国家二级及二级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体育类专业院校体育舞蹈除外),或省部级比赛前三名、全国比赛前八名(需提供比赛秩序册、成绩册和获奖证书)。

就业方向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宜从事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运动竞赛,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体育行政管理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

建议

提前准备:

考生需要提前准备,了解并满足报考条件,如获得相应的运动员等级证书或比赛成绩。

系统学习:系统学习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关注动态:关注运动训练领域的发展动态,了解最新的训练理念和技术。

实践锻炼:通过实习、志愿服务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