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导师考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联系方式
邮件联系:初次联系导师时,建议采用邮件方式,因为邮件可以给对方留下充足的时间思考,并且可以反复修改完善内容。推荐使用163邮箱,避免使用QQ邮箱。
电话联系:如果选择打电话,要提前准备好要谈的内容,并且保持镇定和礼貌。电话内容要有条理,简明扼要地介绍自己的情况和研究兴趣。
微信联系:尽量不要选择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因为导师的年龄普遍较大,可能不太熟悉这些新软件。
上门拜访:如果决定上门拜访,最好先征得导师的同意,并且要表现出礼貌和尊重。
邮件内容的注意事项
格式和用语:邮件格式要正确,用语要准确,显示自己的文化素养。
内容条理:邮件内容要有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决心,同时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可塑性。
反复打草稿:在发送邮件前,要反复打草稿,确保内容表达清楚,逻辑关系清晰。
个性化:可以适当提及自己对导师科研项目的了解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兴趣,以显示自己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联系频率和时间
不要过于频繁:导师很忙,联系过于频繁会打扰到他们。在确定要联系导师后,可以定期发送邮件或短信,但不要过于叨扰。
合适的时间:如果是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最好在工作时间内拨打,并提前发送短信自我介绍,询问导师是否有时间接听。
个人信息的准备
详细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毕业院校、本科所学专业、专业课情况、成绩单等,以及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绩和荣誉。
突出个人优势:在邮件或面试中,要突出自己的能力和性格优势,如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刻苦学习的精神等。
态度和礼貌
态度进退有度:在联系导师时,要根据导师的性格和偏好调整自己的态度,既不过分谦虚,也不过分自大,保持自信和专业。
礼貌用语:无论是邮件还是电话,都要使用礼貌用语,表现出对导师的尊重和敬意。
提前了解导师
研究方向:在联系导师前,要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情况,以便在沟通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展示自己的兴趣和匹配度。
性格和人品:导师的性格和人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询问学长学姐来了解。
通过以上几点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联系导师,展示自己的实力和诚意,增加复试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