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讲课记笔记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偏好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且有效的记笔记方法:
5R笔记法
记录: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简化:下课以后,尽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在回忆栏,即副栏。
背诵: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思考: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复习: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符号记录法
在课本、参考书原文的旁边加上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黑点、圆圈、曲线、箭头、红线、蓝线、三角、方框、着重号、惊叹号、问号等等,便于找出重点,加深印象,或提出质疑。符号的意义可以自行掌握,但最好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符号系统。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自学笔记和预习笔记。
康奈尔笔记法
把一页纸分成四个部分:
标题栏:写主题。
笔记栏:用作记笔记。
线索栏:用作写提纲和关键字,方便背书的时候记忆和复盘。
总结栏:是对整页笔记的总结和精华,或者也可以补充一些拓展知识。
标题栏和笔记栏上课听课的时候用,线索栏和总结栏课下复习的时候用。这种方法能锻炼提升总结概括能力,主要用于初期吸收老师的讲课内容。
东京大学笔记法
左右两页一页用作一页,记录一个主题,活用右侧空白页。
板书区:记录老师上课的内容。
发现点区:记录自己的疑问。
总结区:记录自己的思考。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快速了解学习内容、提炼大纲关键词、寻找不同知识点的相互关系、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好方法。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软件如幕布、XMind、MarginNote等,或者在在线多人办公软件如腾讯文档、石墨文档中制作思维导图。制作思维导图时,可以强化知识重组、思考记忆能力,逐步形成体系化思维。
记笔记的其他技巧
记知识点的框架:通过列框架可以知道学科的体系搭建,了解每部分需要从哪几大板块去展开。例如,学习及其理论分为四大主义,每种主义的学习理论都必须包括“学习本质+学习过程+应用+评价”。
找关系:做笔记时,不是指纯抄知识点,是要带着脑子去理解知识点,特别需要关注前后两句的关系,参考别人如何展开叙述,使得整个板块的关系都清晰明了。
转己用:在书写的过程中可以将资料上硬生生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生动符号、简笔画、英语单词,尽量用自己舒服、易理解的方式去记录。
记重难点和易错点: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对笔记的内容进行分层,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将难点、非难点、易错点、常考点等等做一下区分,让我们一秒辨别重难点。但不要全篇都用五颜六色的笔进行标注,否则只会眼花缭乱适得其反。
记补充点: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除了讲义上的知识点,会有很多额外延伸的知识,这些往往是老师们归纳总结好的表格,或者是易考易错的辨析,需要重点关注,及时补充。
记自己的总结和思考:每一节知识点都有自己的总结,最好能梳理出有关单元的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笔记的真正目的是让知识更加考点化、框架化。
选择适合自己的记笔记方法,并且持之以恒地练习和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考研复习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