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被黑通常指的是 被院校拉黑的人,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失信问题导致的。所谓的考研黑名单,并不是指“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而是院校单方面将某些考生“拉黑”,并不影响这些学生报名其他院校,也不会影响他们的征信记录。
具体来说,考研黑名单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不保护一志愿:
一些学校会优先录取调剂生,而不是一志愿考生,导致一志愿考生和调剂生一起复试。
复试比例高:
学校为了挑选更优秀的学生,会提高复试比例,这同时也增加了复试的难度和刷人的比例。
复试时间晚:
这对一些一志愿报考211、985学校的学生来说,可能会耽误他们的计划。
调剂学生只收985、211高校的学生:
这种做法对一志愿报考双非学校的学生不公平。
此外,考研被黑还可能涉及以下行为:
放弃考试资格:
考生如果在被一志愿高校录取后未参加复试,而是通过调剂上岸其他学校,或者收到调剂拟录取后拒绝,再二战,或者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但因为个人原因不想去上,这些行为可能会被院校视为失信行为,从而被列入失信名单。
信息泄露:
考生在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可能被他人拿走或滥用,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不实言论:
有些考生可能因为心理压力或其他原因,在公开场合抱怨或发泄不满,这些言论可能被他人利用并传播,对考生个人声誉造成损害。
总的来说,考研被黑主要是由于考生的失信行为或不当行为导致被院校单方面拉黑。为避免这种情况,考生应遵守考试规则,诚信应考,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