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五个常见骗局如下:
免考入学获双证
部分公司和个人通过网络平台推送广告,宣称可以免考入学并获得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
这些信息均不属实,相关机构和人员曲解有关法律和政策,将不同项目混淆,偷换概念。
考试包过
部分辅导机构和自媒体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交一定费用可实现包录取甚至协助保毕业,不过线不录取就退费”的信息。
所谓的“包过”和“内部指标”只是营销噱头,实际上是通过组织作弊等非法手段窃取试题和答案,已涉嫌违法犯罪。
钓鱼网站诈骗
不法钓鱼网站通过考研相关信息群、二维码、跳转小程序等方式,诱骗考生输入个人信息,如准考证号、身份证号、验证码等。
考生输入这些信息后,不仅会泄露个人信息,还可能有财产损失的风险。
保证录取诈骗
骗子利用考生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渴望,声称与研招办工作人员有密切联系,承诺只需支付一定费用就能确保录取。
这些骗子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给考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负担。
超前考研调剂诈骗
骗子声称可以提供复试复习资料,并保证考生能够顺利被某大学录取。
考生在支付费用后,骗子会提供一些无用的资料或直接拉黑考生。
建议: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不轻信网络上的虚假宣传和承诺。
选择考研辅导机构时,要仔细了解其资质和口碑,避免上当受骗。
在进行任何付费前,务必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