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针灸需要背什么内容

欧大百科书 · 2024-12-28 16:47:44

针灸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考研中占据重要地位。以下是针灸学中需要背诵的内容:

针灸发展简史

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

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

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

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

腧穴主治规律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腧穴的特殊作用。

穴位定位与针刺方法

穴位归经。

五腧穴(井、荥、输、经、合)。

穴位的定位方法。

针刺方法。

灸法。

拔罐法。

针灸治法。

重要经络与腧穴

足少阳胆经的循行。

经别的含义及生理功能。

经络的生理功能。

趣味记忆歌诀

通过趣味记忆的方式将十二经络腧穴整编成歌诀,方便大家快速记忆。

这些内容涵盖了针灸学的基本理论、经络系统的组成、腧穴的定位与主治、以及记忆方法等方面,是考研针灸复习的重点。建议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并通过练习和复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