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艺术鉴赏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艺术鉴赏的定义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艺术鉴赏的特点
情感性:艺术鉴赏始终饱含着鉴赏者的情感,艺术作品充满着艺术家倾注的情感,以情感人是艺术作品的特点。在艺术鉴赏过程中,接受者只有同样体验到了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为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所打动,作品才能真正被接受。
主观性:艺术鉴赏是一种积极的再创造,带有强烈的再创造者的主观色彩。每一个鉴赏者对于作品总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来认识、理解,主观性是不可避免的。
联想与想象:艺术鉴赏过程中,联想和想象是必需的心理能力,鉴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发生阶段:包括感觉和直觉,是鉴赏者对作品初步的认识和感知。
发展阶段:包括想象和联想,鉴赏者在联想和想象中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作品。
高潮阶段:包括共鸣、理解、启悟和悦神悦志,是鉴赏者在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中达到对作品的最高层次的认识和欣赏。
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提高艺术鉴赏力需要鉴赏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积累审美经验,培养对艺术的敏感度和判断力。同时,也需要鉴赏者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艺术作品,丰富自己的审美视野。
在准备考研艺术鉴赏时,建议考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深入理解艺术鉴赏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艺术鉴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阅读相关的艺术评论和作品分析,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参加艺术欣赏活动,如观看艺术展览、听音乐会等,积累实际的审美体验。
学习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相关知识,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脉络,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希望以上信息对考研艺术鉴赏的准备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