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存在的不公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课命题
每个学校自己出题,存在本校学生划重点的情况。
学院老师给考研学生辅导,使得部分学生能够提前获知考试内容。
考试舞弊
存在泄题现象,一些学校老师甚至与外部机构勾结,售卖考研资料。
存在售卖调剂名额的情况,这些名额价值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甚至保证复试高分上岸。
调剂过程
调剂过程存在资本博弈,一些学校会根据考生的背景(如是否有熟人)而非成绩来录取学生。
调剂名额被一些组织和个人与学校领导勾结售卖,严重影响了调剂的公平性。
面试环节
面试环节存在人为因素,可能导致不公平的录取结果。
部分学校可能会对不同院校或专业的学生进行歧视,设置不同的录取标准。
其他不公平现象
不保护一志愿的学校,一志愿考生可能会因为调剂环节而处于不利地位。
压分严重的学校会导致部分学生在调剂时处于劣势。
复试时间过晚会影响学生的调剂机会,导致一些学生不得不将就或选择二战。
建议
充分了解考研规则:考生应仔细研究考研的各项规则和规定,确保对招生流程有清晰的认识。
选择学校和专业:在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时,应尽量规避可能存在不公平现象的学校。
提前准备:对于可能存在的歧视和压分现象,考生应有充分的准备,确保在复试中能够有出色的表现。
及时申诉:如果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应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并记录下所有沟通内容作为证据。
通过以上措施,考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考研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提高自己的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