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考研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基本概念和理论
包括比较文学的起源、发展、研究对象和方法等。
主要流派和理论
如结构主义比较文学、文化批评比较文学、精神分析学派的比较文学等。
重要理论和观点
比如“跨文化对话”、“文学世界中的‘他者’”等。
具体研究案例
包括中外文学的比较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比较等。
相关课程
如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民间文学(含民俗学)等。
初试科目
通常包括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203日语、241德语、242法语)、708文学理论、823现代汉语等。
参考书目
如《文学理论导引》(季水河主编,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专业方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还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如01文艺学、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3汉语言文字学、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中国古代文学、06中国民间文学(含民俗学)等。
建议:
系统学习:建议从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逐步深入到各个流派和理论,同时结合具体的研究案例进行学习。
关注真题:可以查阅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了解考试题型和难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参考书目:认真研读推荐的参考书目,尤其是《文学理论导引》和《现代汉语》,这些书籍对于理解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至关重要。
实践应用: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比较研究,如中外文学作品的比较,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