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黑名单的五大类包括:
专业课压分:
院校在批卷时故意将专业课分数给得很低,导致考生即使考过了目标院校也可能因为分数不够而无法进入复试,或者即使进入复试,分数也不具备竞争力。
复试歧视:
部分院校对“双非”考生(即非“211”和“985”院校的考生)不太青睐,在复试中容易被刷掉,尤其是当院校喜欢优质调剂生源时。
信息不透明:
学校在招生简章、招生计划等方面的信息公布非常模糊,例如不明确具体的招生人数、专业方向的划分不清晰,或者对参考书目描述模糊等,这会导致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学校的招生要求和重点。
不保护一志愿:
不保护一志愿的院校通常是将一志愿考生和调剂生一起参加复试,统一按照分数排名录取,部分学校会优先录取高分调剂生,这样会挤压一志愿考生的录取机会。
复试刷人比例过高:
如果复试比例远远超出正常范围(通常认为1:1.5是正常范围,超过1.5:1则被认为过高),会导致很多进入复试的考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淘汰风险。
这些黑名单类别可以帮助考生在选择考研院校时更加谨慎,避免因为不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而影响自己的录取机会。建议考生在选择院校时,仔细研究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相关信息,了解其招生政策和复试情况,以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