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考研数学的做题策略,以下是一些建议:
基础题 :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教材上的例题、课后习题等基础题进行练习,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是宝贵的复习资料,通过练习历年真题可以了解考试形式和难度,以及出题人的思路和考点。建议定期做几套历年真题,检查自己的复习情况,发现不足之处。
模拟题:
除了历年真题,还可以选择一些高质量的模拟题进行练习,以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提高应试能力。
难题和综合题:
在复习的后期,可以选择一些难题和综合题进行练习,例如数学竞赛的题目或高等数学中的难题,以锻炼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分类练习
常规题型:
直接可以下笔写的题目,如求导、求积分、求极限等。
定义类:考察对定义的理解和应用,如利用定积分的定义求面积或计算级数。
思维简单计算题:计算量大的题目,考察计算能力。
有一定思维难度:常规题中蕴含小技巧或类似题型但较难的问题。
非常有思维难度:看了答案后仍觉得难的题目。
选择题:
选择题是考研数学中的“小甜点”,考察基础概念,关键是要细心和灵活。
填空题:
填空题看似简单,但容易因一时疏忽而丢分,考察细节。
解答题:
解答题是考研数学中的“大鬼”,需要结构化思维,通过不断练习来掌握解题技巧。
数学建模题:
数学建模题是考研数学中的“皇冠明珠”,需要创造性解决方案。
强化重点章节:
如果有时间,可以强化其他章节,但建议优先强化性价比最高的章节。
真题使用:
真题只做最近10年的,优先做21、22年的题目,熟悉大纲改革后的题型,再做13-20年的题目,查漏补缺。
时间分配:
建议60分钟做选择题,100分钟做分析题,最后20分钟补充检查。
通过以上策略,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提高考研数学的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