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投资学的复习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基础知识积累
系统梳理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与原理,打牢理论功底。
重点关注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弹性理论及其应用,消费者行为决策模型,企业生产决策模型,以及市场结构分析。
宏观经济学方面,要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体系、货币银行系统运行机制、短期经济波动(AD-AS模型)、长期经济增长因素,以及开放经济下国际收支平衡表。
计量经济学基础,包括数据处理技术、经济模型构建方法,以及实证研究论文写作规范。
指定参考书的学习
使用刘红忠《投资学》作为指定教材的院校考生需全部掌握,其他指定教材院校的考生只需掌握部分章节。
学习可以分为两个板块: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以及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
阅读书序建议为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风险管理。
刷题与总结
课后原题和数学习题是重点,尤其是选择题和计算题。
历年试题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归纳高频考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记忆。
开展专题讲座,请专家讲解重难点问题。
模拟真实考场环境,进行多次模拟考试,积累应试经验。
专题强化训练
根据历年的报录比和命题趋势,确定重点和难点章节进行深入学习,配以大量习题巩固知识。
强化阶段(7月-9月中旬)深化知识点理解和运用,同时进行真题练习,掌握答题技巧。
冲刺阶段(9月中旬-考试前)整理所有讲义笔记,制作成易于背诵的知识卡片或表格,回顾错题集,避免重复犯错,并进行最后几次模拟考。
时间规划
第一阶段(约4个月):基础知识积累期,系统梳理经济学核心概念与原理。
第二阶段(约3个月):专题强化训练期,结合历年报录比和命题趋势确定重难点章节进行深入学习。
第三阶段(约1个月):冲刺提分优化期,依据最新的考试大纲调整复习策略,集中攻克薄弱环节,并进行全真模拟测试。
其他建议
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需要先补上数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调整好心态应对考试。
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系统地复习投资学,提高考研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