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史考研的复习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复习策略:
明确复习逻辑
音乐史是“音乐”的“历史”,既有音乐的因素又有历史的内容。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建议按照时间顺序构建脉络图,由大时代入手慢慢具体化,再结合具体的音乐内容理解记忆。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音乐史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联系。
制定复习方法
在备考音乐史时,一定要有自己专属的笔记。这个笔记应该包含所有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以及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方式。通过不断整理和复习笔记,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抓住考试特点
音乐史作为一门历史学科,具有复杂性和繁多性的特点。因此,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沉下心、耐下性子去理清楚逻辑。同时,每个院校的音乐史考试都有侧重的时间段和考核重点,需要先找到重点再备考,避免做无用功。
前期学习阶段
不要急于做题,先跟随老师系统学习基础知识。最好一次性学完一个完整时期的音乐史,以保持思路连贯,提高效率。
背诵策略
音乐史内容繁多,需选择性背诵,避免整本书背诵导致效率低下。将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按时期分类,如浪漫时期的作曲家、体裁、器乐、风格等,并筛选总结重点。
背诵实施
思维导图整理完毕后,立即开始背诵,并坚持每天复习,形成思维定式。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背诵效果。遇到理解或记忆难题时,尝试听相关曲目,以加深印象,同时有助于复试中的听辩。
刷题模考阶段
知识点牢固后,开始计时刷题模考。论述题控制在40分钟内完成,音乐史模考控制在3小时内。将涉及的史实信息放入对应历史时期考虑。结合前后时期和其他相关知识点,写出个人观点。
理解记忆
理解记忆优于机械记忆,只有深刻理解音乐史中的事件、人物、作品,才能牢固记忆。总结归纳,在理解的基础上,把重要的知识点提炼出来,总结归纳,方便记忆。联想记忆,将知识点进行联想记忆,比如将知识点与某些熟悉的词、短语联系起来,便于记忆。反复背诵,反复背诵是巩固记忆的重要手段,只有反复背诵,才能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口诀背诵,将知识点编成口诀,方便记忆。
分阶段复习
可以根据历史时期分块进行学习,把西方和中国音乐分开复习,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在每个知识点上,辅以详细的笔记与音乐例曲的音频,帮助记忆并增加对音乐的感性理解。利用线上资源与考研群组开启讨论也是很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在考前的冲刺阶段。大家可以在群组分享自己的复习经验、考点总结,甚至一些难点解释,形成互动学习的氛围。
模拟考试
在临考冲刺的阶段,模拟考试是非常重要的。考生可以自己出题或借助网络资源进行真题模拟,调整自己的考试节奏。而对于一些薄弱环节则需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充分利用时间进行补缺。
听辨能力
音乐史考试,不少考生觉得只要下功夫背就可以,但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背功”是重要的,但不能死记硬背。建议考生多听一些中外音乐家的经典作品,尤其在音乐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作品,有一定的音乐和音色的听辨能力。如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史考试就有听辨题,主要是听主题写作者以及创作时间及风格特征。
通过以上策略,可以有效地复习音乐史考研,提高备考效率,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