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试的基本常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研高校选择
三本(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最容易成功。
三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最难成功。
一本二跨(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最为理想。
二本一跨(本地、本专业、跨学校):最能成功。
二本一跨(本地、本学校、跨专业):最好。
考研科目
公共课:两门,包括政治和英语。
基础课:一门,可能是数学或专业基础。
专业课:一门,分为13大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考研时间
初试:每年12月22日左右进行,一般为期2-3天,全国统一考试。
复试:一般在次年3-4月左右进行,具体时间各院校安排不同。
报名与选择
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安排考场的地点,一般选择就近原则。
招生单位:即报考院校或科研院所,考生只能选择一个报考单位。
报名时间:每年10月份进行,需要填写具体的报考院校与专业,并且只能填写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
考试形式与内容
初试:包括政治、英语、数学或专业基础、专业课,满分500分。
复试:由各院校自行安排,一般占30-50%比重,考查方式为英语能力测试(口语、听力)、专业课、综合面试。
培养目标与难度
学术型硕士(学硕):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术型学位,考试难度相对较大,一般考英一。
专业型硕士(专硕):以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为主,实践性更强,授予专业型学位,考试难度相对较小,一般考英二。
其他注意事项
诚信考试:考生要遵守纪律,诚信考试,严禁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点。
健康管理:冬季为呼吸道疾病高发期,考生需加强健康管理,确保良好身心状态赴考。
这些常识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规划考研过程,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以及提前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