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做出选择分数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建议:
了解目标院校的考情
招生人数:了解目标院校该专业的招生人数,以判断竞争程度。
报考人数:查看历年报考人数,了解竞争激烈程度。
录取人数:通过拟录取名单等途径,了解实际录取情况。
报录比:计算报录比,即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比例,反映专业的热门程度。
推免人数:了解推免人数,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统招名额。
初步预估分数
同分数不同院校: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阅卷松紧程度不同,因此同一分数在不同院校可能有不同的含金量。
比目标院校分数线高10-20分:建议设定目标分数为比目标院校初试分数线高10-20分,以确保能够进入复试。
具体目标设定
培养热切的欲望:设定个人目标,并确保目标具有激励性,能够促使自己不断前进。
目标拆分:将大目标拆分成多个小目标,逐步实现,例如数学从100分提高到120分。
收集考试资料
真题和参考答案:收集目标院校的真题和参考答案,进行详细分析。
答题内容回忆:回忆自己在考场上的答题内容,特别是主观题部分,梳理出答题要点和大致的答题思路。
估分
各科目估分方法:
政治:选择题相对客观,对照答案就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分数;主观题根据答案要点、答题完整性、准确性和字迹等因素估算分数。
英语:客观题如完型、阅读答案明确,估分较易;作文部分根据书写工整程度、语言流畅性和得分要点进行估算。
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答案唯一,解答题要根据步骤给分,回忆答题步骤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估分。
专业课:根据目标院校的评分标准,结合自己答题情况,按点给分或考虑答题的深度、广度和逻辑性进行估算。
模考择校
模拟考试成绩:参加模拟考试,获取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数。
参考分数线:根据模拟考试成绩,选择不同分数段内的学校作为保底、目标和冲刺学校。
心态调整
估分过程中的心态:估分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冷静,避免过度乐观或悲观,确保对自身情况有准确判断。
分析自己的位置
起始点分析:分析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明确自己的起点,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更加科学地做出考研分数的选择,从而提高考研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