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生在研究生期间的待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经济支持:
国家助学金
资助标准: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按月发放。
覆盖范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助研津贴
标准:根据参与导师项目情况而定,有些学校规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生每月不低于600元,每年按12个月发放;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每生每月不低于20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
导师可高于学校规定标准增加研究生助研津贴,若单人单次发放助研津贴超过5000元(含),须附情况说明。
劳务补贴
来源:监考、阅卷等兼职工作。
示例:有些学校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规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生每月不低于600元,每年按12个月发放;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每生每月不低于20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导师发放助研津贴及其他科研劳务费年度总额硕士研究生不超过6万元,博士研究生不超过12万元。
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2万元,全国每年仅奖励3.5万名。
学业奖学金:根据学校政策不同,一般分为一、二、三等,覆盖面广但数额有差异,有些学校是100%覆盖。
特等学业奖学金和助学金:保研生能够优先享受,例如硕士推免生第一学年可优先享受学校特等学业奖学金(10000元/年)和助学金(6000元/年)。
“三助”岗位津贴
岗位:助研、助教、助管。
津贴标准:由各校自定,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规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生每月不低于600元,每年按12个月发放;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每生每月不低于20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
其他补贴
课题组津贴/科研补助:理工科硕士科研补助较多,每月200至4000元不等。
兼职与实习:如家教、实习等,收入可观,但需考虑时间安排。
建议
积极争取:研究生应积极争取各种奖学金和助研津贴,以减轻经济压力。
合理安排:在兼顾学业的同时,可以适当参与兼职工作,增加收入来源。
选择学校:不同学校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有所不同,选择学校时可以考虑这些因素。
通过以上经济支持和资源,考研生可以在研究生期间获得较好的经济保障,专心投入学业和科研。